年越来越近 八婺大地的美丽田野上 年味愈浓 一年又一年 乡村振兴之路 不仅留住了“年味” 还复兴了非遗民俗老传统 营造出十足的老年味 让我们带你去寻找金华的老年味 ↓↓↓
1.腊味中透出股浓浓的乡愁 俗话说:无腊不成冬,无腊不成年。
年末,家乡的腊味是外地游子们魂牵梦绕的乡愁味道。

前些年,陈峰从母亲手里学到腊味腌制的手艺,传承这份独特的乡愁味道。他说,从小吃到大,那味道早已从味蕾渗透到骨子里。
今年,他还要将腌制好的腊味寄到远在河南的亲人,让他们尝尝家乡的味道。 
无论是农家院落还是城市街区,时常能看见长长竹竿上晾晒的腊肉香肠,它们是幸福、收获、亲情、团聚、盼望的象征。穿过腊味吹来的风,带有浓浓的乡愁味儿。 2.除尘,让美好照进生活 每逢春节来临,不管大江南北,家家户户都要忙碌着拆洗被褥窗帘,清洗餐具,打扫庭院,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春节时,农村总比往日热闹,就连除尘都会“结伴”,大家聚在一起。除尘时互帮互助,加深邻里感情,让更多美好照进生活。 3.贴春联,添喜添福添新意 这几天,浦江县郑家坞镇钟宅村,喜庆的红色染红了整个村庄。村集体统一购买的红灯笼挂满了街头巷尾,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有倒挂的“福”字,也有寓意吉祥的对联。
作为书画之乡,浦江城区乡间的文化氛围浓郁,贴春联是当地农村的传统年俗。过年时,在门上贴起“年红”,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生活,抒发美好愿望。
 
4小小花灯映四方
迎龙灯是金华元宵节的传统活动,自古以来各地龙灯种类繁多,精彩纷呈,风格独特,都有各自的寓意和技艺,还伴有各种表演。其中,东阳市画水镇许宅村新厅的许宅花灯在板凳龙中独具一格,名声远扬。数以百桥的板凳上,有当地各个历史时期农耕文化的微缩动态人物造型,全手工制作,集书法、绘画、剪纸、刻花、雕塑等艺术为一体。 
与别处不同,许宅的灯彩并非东阳常见的龙灯,而是在宋代时即有的针刺无骨花灯。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朝天顺年间,迄今已有500多年。
近些年来,许宅花灯已经搭上物流快递、互联网的顺风车,从小山村走出去,走向四川、新疆、北京等全国各地。
这是年味的传递,也是文化的播种。

辛苦了一年 不妨放慢脚步 去感受这个洋溢着 信义和美的文明城市 触摸文化、重温乡愁、体验民俗…… 你会发现,它正越来越牛 也祝愿为它奋斗着的你 2021牛气冲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