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7169/2021-00351
关于“金华市第六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果奖”的结果公示
基教处
2021-05-31
主动公开

朗读
根据金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金华市第六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经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评审,确定2021年金华市第六届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成果奖获得者名单,现予以公示:
金华市第六届基础教育成果获奖公示表 | |||
特等奖(5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 | 所在单位 |
1 | 全学科推进生涯规划教育探索与实践 | 王海斌、宋培英、陶云仙、张 晶、胡冰雁、项函菡 | 武义县第一中学 |
2 | 双变式支架教学:基于“三重建构”的数学课堂变革 | 朱向阳、陈于青、龚哲荣、王礼英、宋樟兴、楼淑妍 | 义乌市绣湖小学 |
3 | 区域推进小学德育课程整合的改革与实践 | 楼伟民、斯克良、章 颖、刘翠华、朱孝平、周红星 | 金华市教育局 |
4 | 小学数学“求联”思维方式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 吴志坚、章 颖、张丹丹、方晓含、何林霞、王程昊 | 金华市湖海塘小学 |
5 | 小鬼有约:小学生自主发展教育策略的探索 | 徐双莲、黄誉兰、周婉霄、 陈燕云、薛芳芳、张脆音 | 浦江县实验小学 |
一等奖(24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 | 所在单位 |
1 | 小学语文互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 祝响响、罗 珊、丁丽娜、 黄滟艳、陈佳丽、杨 俏 | 浦江县龙峰国际学校 |
2 | 基于“新型育人空间”的普通高中培养模式创新 | 童志斌、何通海、吴洪涛、刘东升、周建峰、陈 辉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
3 | 《指向深度理解的小学概念构图教学研究》 | 葛敏辉、胡敬萍、胡远萍、 韦 丹、葛瑶琴、蔡巧英 | 东阳市吴宁第五小学 |
4 | 《幼儿园传统文化主题式课程研究》 | 沈群英、张珊珊、楼美英、蔡曼倩、徐红艳、吴 彬 | 东阳市实验幼儿园 |
5 | 多维迭代 小学数学表达能力提升研究 | 朱旭芳、周苏丹、孔娇倩 | 磐安县教育局教研室 |
6 | 小学温暖教育四化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王伟文、金军勇、张旭霞、 林 栋、厉巧丽、黄 贝 | 金 华 市 环 城 小 学 |
7 | 故事化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故事化教学探索 | 骆小成、朱银香、冯青春、朱海英、金夏玲 | 义乌市教育研修院 |
8 | 《赋能每个学生成长的“DNA‘:小学全息学习实践研究20年》 | 卢雁红、马笑莲、杨 群、王宇燕、许华丽、胡园珍 | 东阳市外国语小学 |
9 | 表达教育:县域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 | 陈林海、周赛晶、应时法、潘炉新、陈复兴、张兴波 | 磐安县教育局 |
10 | 基于深度发生的数学“本真课堂”十年探索 | 陈 力、叶俊浩、钟法旺、胡 晨、梅姗姗、王徐超 | 武义县教育局教研室 |
11 | 区域推进小学全景式阅读的实践研究 | 唐光超、黄、妙、郭广伟、 杜春节、郑飘蕾 | 浦江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 |
12 | “真理的味道有点甜”:《打开童书跟党走》课程建构与教学探索 | 王 鸿、吴秋琴、傅春梅、朱宇航、张超伟、张建项 | 义乌市新丝路学校 |
13 | 四维融合:小英“新型作业”实施与评价的研究报告 | 任 倩、李 莎、诸才章、赵 霞 | 金华市苏孟小学 |
14 | 高中生物学“一脉三维五构”单元教学模式实践与研究 | 盛国跃、周初霞、徐建忠、周丽婷、顾彩燕、王飞飞 | 金华市教研中心 |
15 | 基于“青研班”的教师校本成长路径研究 | 张震雷、叶香美、汪旭升、 朱卫潮 | 金华市第五中学 |
16 | 道德叙事在小学德育课程中的应用 | 方 青 、柳翠华、金 媚、陈雅倩、方 振 | 金华市金东区实验小学 |
17 | 基于“双堂双进”的礼堂资源课程化区域实践 | 李 刚、施彦文、王彩芳、俞秀玲、邢丽君、夏胜华 | 金华市婺城区教育局 |
18 | 走进浙中“信美”好课:乡村教师课例研训的金华模式 | 吴惠强、阮为文、周国中、吴瑞清、褚伟明 | 金华教育学院 |
19 |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 | 寿才明、孙 玫、王洋平、 郭万里、楼松年、滕世群 | 金华一中 |
20 | 从探究到实践:提升学生科学关键能力的实证研究 | 谢昱圣、黄 晓、葛新福、孙超群、邱 菁、吴亦波 | 金华市外国语学校 |
21 | 依托项目式作文发展儿童思维的实践研究 | 倪静川、王英豪、陈 波、贾根阔、王瑜巧、倪黎霞 | 永康市教科所 |
22 | 普通高中分层分类分项走班教学的实践研究 | 杨胜大、张胜平、金洪海、 伏 锐、曹训刚 | 浙江省义乌中学 |
23 | 乡村小学“三乡三跨三学”幸福课程10年开发与实施 | 季敬堂、朱 峥、朱群英、何文英、陈朝阳、傅向青 | 义乌市幸福湖小学 |
24 | “党建+”协同育人新样态:一所农村小学“立德树人”的实践探索 | 熊德华、徐俊飞、邢晓坤、孙 悦、张莹悦、陈筱瑜 | 金华市金东区孝顺镇中心小学 |
二等奖(30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 | 所在单位 |
1 | “婺窑”社团:构建小学跨学科项目式课程 | 严群利、屠春福、郭爱君、张 莹、宋 罕、李玉洁 | 金华市金东区光南小学 |
2 | 《“三真式”初中语文拓展性学习新样态的探索》 | 徐海金、周大刚、马 俊、陈哲博、李寒倩、金章旭 | 东阳市吴宁一中 |
3 | 数字赋能小学生高阶思维培养实践 | 姚晓芳、温旭珍、金建琴、 方晟杰、张芳芳、吴芳芳 | 金华市环城小学教育集团第二小学 |
4 | 学会成长:小学“生命教育”课程SIPS模式的探索 | 楼曙光、潘江云、张 静、何 茜、楼更生、施晓丹 | 义乌市稠城第一小学 |
5 | 从专门课程到学科嵌入:小学美育课程化的“光南实践” | 庄晓倩、应 锦、朱昶昶、严若丹、严群利 | 金华市金东区光南小学 |
6 | 基于“青春驿站”的小学青年教师立体式培养行动研究 | 张靖、吴慧莲、张 哲、 李如升、张妍萍、龚彩萍 | 金华市青春小学 |
7 | 指向学生真实需求:“十会”入学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 俞正强、滕俊玲、贾淑玮、 吕 洁、叶燕萍、曹 谦 | 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
8 | 基于活力指数的七棵树课程变革研究 | 陈健滢、杨冬英、傅伟平、 傅先知 | 浦江县浦阳第二小学 |
9 | 《教师驻村:乡村学校家校合作共育新模式的建构》 | 胡润平、郑建宁、单巧兰、姚亮亮、张秀萍、张天军 | 东阳市三单乡中小学 |
10 | 向天歌”课程:初中国家课程二次开发的实践研究 | 龚待忠、包福兴、华枫红、卢跃华、徐燕京、蒋建伟 | 义乌市宾王学校 |
11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研究 | 楼松年、何晓萍、冯秧栋、谢忠良、刘光辉、赵启明 | 金华一中 |
12 | 《指向审辨思维的小学变易教学》 | 周君芳、冯惠亮、张成芳、 张芳倩 | 东阳市南市街道槐堂小学 |
13 | 《虚实一体化“融成课堂”八年探索》 | 楼美刚、王良辉、葛瑞芬、 蒋兴阳、邵晓燕、杜向阳 | 东阳市吴宁第二小学 |
14 | 基于儿童生活体验的童真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 方 敏、洪 岳、方小莹、徐晓英、朱惠兰 | 义乌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
15 | 指向学习力的小学数学微课设计与实施 | 倪崚嶒、夏美丝、陈肖霞、施孟君、王华英、林 靖 | 金华市东苑小学 |
16 | 基于中医主题校园文化的健康教育路径设计研究 | 王兆红、俞华珍、胡向科、严卷文、付卓伟、潘越峰 | 金华市丹溪小学 |
17 | 789语文合作社:团队教研的深度开发研究 | 华建勇、谢旭琴、赵建鼎、汪方君、盛丽仙、夏芳玲 | 金华市江滨小学 |
18 | 乡村小学基于本土文化课堂育人模式转型的探索 | 雷春伟、吴静超 | 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 |
19 | 初中生英语自我调节学习模式的建构 | 黄文龙、张向英、周慧玲、 陈 婷、蒋娇烨、陈任青 | 浦江县实验中学 |
20 | 幸福阅读 幸福童年 | 谢雄娟、吴美如、汪 霞、 黄跃英、董晓露、周柳毓 | 婺城区教育局教研室 |
21 | “技术、体能、运用”下中小学田径教学策略研究 | 陈益军、李勤慧、蒋 凯、费超超、程启明 | 金华市教研中心 |
22 | 《建构 解构 重构:表演游戏中的幼儿文学想象力发展研究》 | 许丽芬 、楼汉丽、胡嘉佳、华婉萍 | 东阳市江北实验幼儿园 |
23 | 校园非遗传承“三进四式五阵地”模式探索研究 | 陈燕飞、厉淑芳、胡淑婷、马 宁 | 磐安县新渥街道深泽小学 |
24 | 幸福教育生态下的900秒校本大课间探索 | 余艳双、朱艳文、丁 杰、方素仙、方理勇、陈益军 | 金华市宾虹小学 |
25 | 《幼儿园“诗画环境”创建策略研究》 | 斯 婷、俞娇玛 、吕婧仪、潘兴京、许艳琳、斯胜男 | 东阳市第二实验幼儿园 |
26 | 小学“童话微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 张立亭、虞婉贞、黄寒冬、 吴小青、钟旭艳、徐 莹 | 浦江县浦阳第一小学 |
27 | 原色学堂:基于课堂观察的乡村教学新样态建构 | 王晓东、徐晓奕、周苏芬 | 武义县王宅镇中心小学 |
28 | 《基于大数据支持的小学智慧教学形态的研究》 | 韦红斌、何鸿兵、赵晓丽、赵 远、张淑艳、刘丹丹 |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东阳花园外国语学校 |
29 | 三系五柱:2015浙江深化课改的小学实践 | 陈国栋、吴惠强、蓝美琴、程哲锦、何 群、陶余仙 | 武义县熟溪小学 |
30 | 导向深度学习的中学语文教学范式研究 | 潘桂法、朱晓敏、翁冰冰、 胡才顺、郑来法 |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中山中学 |
金华市第六届职业教育成果获奖公示表 | |||
特等奖(2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单位) | 所在单位 |
1 | 叙事式教研:促进中职教师主体成长的扎根研究 | 卢晓宁、李 钊、王光兆、 | 金华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 |
2 | 四方共进 四场共训 四能共生 | 王钟宝、陈超杰、胡 赞、马林刚、胡桂兰、吕华福 |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
一等奖(10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单位) | 所在单位 |
1 | 基于OBE理念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探究 | 朱建春、童永通、卢灵美、韦旭源、何湘娟、应巧姿 | 浙江商贸学校 |
2 | 木雕专业新传人培养“链状模式”创新与实践探索 | 卢 干、邓玉荣、楼江明、罗春平、刘高勇、程卫杰 | 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技校区 |
3 | 现代“敲糖帮”:商学深度融合电子商务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探索 | 任伟跃、成佳梁、赵菲菲、朱海燕、陈 安、叶庆仙 |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
4 | 基于“三阶递进、四维融合”的汽车类高技能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 | 李忠跃、许云珍、谢志平、王吉敏、方 升、郭鹏辉 |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
5 | 中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 曹小其、梁春龙、丁军凯、黄巧琴、吴国献 |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
6 | 中职学校良工360人才培养路径构建 | 俞秀玲、徐建军、施飞云、 谢迎春、张红卫、刘叶剑 | 金华实验中学 |
7 | 学习微进程:一种中职教学新样式的研制与实施 | 陈中华、张国红、谢迎春、陈旭军、杨亚坤 | 磐安县职业教育中心 |
8 | 四段八体:中职生工匠精神培养实践 | 李卫平、张秀兰、潘巧兰、许丹丹、黄佳骏、陈旭军 | 浦江县职业技术学校 |
9 | “三境”育人:中职生隐性逃课的改善策略 | 余悉英、程俏艳、叶琼苹、 朱葛群、章佳飞、梅芳倩 |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10 | “带项目走班教学”模式下的创新 | 郑渭寅、洪明军、祝利军、曹亦豪、祝 彤 | 金华市婺城区九峰职业学校 |
二等奖(15项) | |||
序号 | 成果名称 | 申报者(单位) | 所在单位 |
1 |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周金䶮、范秀芳、杨兴新、郝 昕、顾淑英 | 金华市技师学院 |
2 | 《木作课程校内“企业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 陈 强、楼江明、虞明花、王海武、严向能、朱伟军 | 东阳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东技校区 |
3 | 学为中心 工作导向 多向互动的中职专业课有效教学样态 | 成佳梁、冯国英、赵菲菲、朱海燕、王荣江、朱萍英 | 义乌市城镇职业技术学校 |
4 | 场域融合:电商直播人才培养“义乌样本” | 胡青玲、蔡呈祥、吴红梅、刘建华、陈 云 | 浙江省机电技师学院 |
5 | 良工360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建构与实施 | 徐建军、谢迎春、施飞云、 王凤国、赖新峰、杨志强 | 金华实验中学 |
6 | 两协同·三融合·四一体:中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 | 胡 赞、陈超杰、沈民远、金晓平、陈 窕、傅桂香 |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
7 | “转·联·动”育人:现代学徒制的某地样式 | 夏其明、胡桂兰、田雪萌、陈超杰、王金虎、吕兴昌 | 永康市职业技术学校 |
8 | 现代婺商培育的实践与探索 | 曹利民、朱 政、黄兴华、邱振东、张岸嫔、成晓丽 | 浙江商贸学校 |
9 | 产教融合模式下“车间课堂”的构建与实践 |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10 | 中职劳动工匠培育模式的建构 | 周柏洪、范贺平、章佳飞、李光林、孟 志、姜静涛 | 兰溪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
11 | 中职生本课堂有效互动的研究与实践 | 游 静、杨海波、单柳红、郑 义、杜列平 | 东阳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
12 | 基于“工作室制”中职旅游人才培养探索 | 楼林菊、徐 晶、王 萍、胡 一、童亚兰、帅 岚 | 义乌市国际商贸学校 |
13 | 中职会计专业“三单五步”教学法的实践研究 | 舒 定、余晓峰、钱妙爱、王露斯、朱玲娇 | 永康市教学研究室 |
14 | 物流专业产教协同精准育人实践与创新 | 唐玉藏、陈 春、陈学义、蔡立峰、欧才学、王法辉 | 浙江交通技师学院 |
15 | “跨界·链式·复合”特色学徒制集群建设实践 | 曹亦豪、郑渭寅、陈晓庆、陈钱英、张家蕙、王晓玲 | 金华市婺城区九峰职业学校 |
公示期为2021年5月31日至6月6日。在公示期限内,如对推荐对象有疑义,任何单位或个人均可以通过来信来访来电等形式反映,请致电:0579-82469586。
金华市教育局
2021年5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