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12月19日,主题为“全域深化,让每位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 ”的金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共体(集团化)全域深化实施现场会在浦江举行。活动展示了全市教共体建设成果,各县(市、区)交流了集团化办学特色做法和典型经验,促进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浦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滕恩良致辞,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副处长朱国清出席并作专题报告,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钱胜军讲话,浦江县教育局局长黄志余等参会。

会上,朱国清作主题为《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的浙江实践探索》的报告,从国家和省级层面阐述教共体建设的重要性,通过“教共体(集团化)办学的区域探索、城乡教共体的全省实践、主要模式、体制机制、成效影响、试点构想及补短提升促优质均衡发展”七个方面,全面分析全域教共体办学的实践探索和思考,为金华进一步推进教共体全域深化指明方向。
钱胜军指出,教育部、省教育厅等先后出台系列政策文件,要求推进义务教育教共体建设、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的“公民同招”“均衡编班”等教育改革,也需要教育优质均衡提供保障。目前全市义务教育段637所学校,共组建了359个共同体,实现了全覆盖,有效推动城乡、校际间学校的均衡发展。通过推进共建型教育共同体及教育集团“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平台共创、评价共出”的“六共”模式,有效破解城乡教育在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领域存在的差距,取得了较显著的成效,相关做法在省教育厅《教育参阅》刊发,有23项成果获评浙江省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典型案例,2个县市列入省级义务教育阶段全域教共体(集团化)办学试点。
钱胜军强调,结合当前教共体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注重问题导向,处理好“六大关系”,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校长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增强学生自主发展内驱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打造全市教共体(集团化)全域深化实施的金华样板。一要处理好虚和实的关系。落实教研方式和教研实效之真正联系,促进技术环境、技术手段和教学实效形成有效整合。聚焦育人目标形成共识,让教共体推进方式和成效得到教职工的高度认同和精神自觉。二要处理好干和看的关系。全域推进,氛围带动,以主动需求为供给,提升教师自主发展的内驱动力。三是处理好个体和群体的关系。解决名优校长领导力问题,扩大培养群体,加大培养力度,以内涵发展为核心,提升专业力。四要处理好约束和保障的关系。在遵章按规的基础上,联合出台教师交流、职称评聘、交通补贴、子女入学等方面保障政策,强化城区薄弱学校认定和教师交流机制的对接。五是处理好做和说的关系。要边做边说,及时提炼总结,形成区域经验,为全域推进提供示范。六是处理好奖和罚的关系。以项目任务为平台,提升执行力,建立有为有位、有为有威的教育氛围。
本次现场会活动内容丰富,现场颁奖教共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参观教共体(集团化)办学成果展等等;区域代表作经验交流有婺城区《集体备课多重赋能 构建城乡教育新生态》、义乌市《“一个体系 三个完善”数字赋能提升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品质》、永康市《党建引领,赋能放权,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浦江县《打造“教育共富”的浦江样板》、磐安县《受惠“金、东”倾力之助,谱写教育倾城之恋》;学校典型经验交流有金东区实验小学《UGS联动赋能共建教师成长》、兰溪市实验小学《全方位介入立体式融合》、东阳市巍山小学《山有意苍有应:巍万教育共同体一场双向的奔赴》、武义县明招小学《“补竞延”三维方略打造“共赢”教共体》、金华市江滨小学《润泽共生成长共可能——江滨·银湖·洋埠教共体走进美好教育》等,为各地各校全域深化教共体建设提供了借鉴,助推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多元发展。浙江外国语学院李春玲教授做现场点评,她充分肯定了金华市教共体(集团化)全域深化实施的成效,评价此次活动高站位,指向全域深化共富,让每位孩子都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发言激情满满,用心用情,群策群力,充满浓浓的教育情怀、校际情怀和区域情怀;内容充盈智慧,注重全方位、全要素、全流程的系统建构;通过教共体建设,实现抱团成长,彰显成效,打造生动多元的实践样态和浙江样板。区域和学校做了很多探索和创新,积累了一批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为推进全市的教育优质均衡提供保障。同时在区域教共体的价值追求和治理边界、不同类型教共体的特征、学校教共体的文化共生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提出宝贵建议。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市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市教育技术和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各县(市、区)教育局分管负责人、教研室和信息技术相关负责人,教共体结对学校校长代表等120余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