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特色产业,浦江开辟劳动教育新路径

日期:2023-03-21 10:03:49 来源:​浦江县园区小学 作者:​赵巧巧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开展,浦江县各中小学的劳动课正在变得越来越生活化、实景化、项目化。各校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劳动教育课开设在农村社区、工厂车间、产业基地等,建立“农业+”“工业+”“非遗+”“生态+”等劳动实践项目,打造一批集学农、学工及生活技能、传统文化传承于一体的校外实践基地。


“沉浸式”农业劳动,助力乡村振兴


依托上山文化、浦江葡萄、江南第一家等浦江特色产业,浦江县各学校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创建校域生态园、参观种植基地、体验农耕劳作等途径,走进田间地头、走进农村生活,感受农业浦江。浦江葡萄是浦江农业第一大产业。为进一步增加学生对葡萄种植的了解,浦江县黄宅镇前陈中心小学不仅邀请浦江县葡萄产业协会的专家带领师生走进普通种植基地,认识不同的葡萄品种,而且开展了以葡萄“采摘-质检-包装-收购”全流程为内容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我校结合区域优势,创造性地开设了‘葡萄’主题劳动课程。通过劳动实践,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该校校长吴壮志指出。浦江县龙峰小学依托“STEAM”课程,开发了《现代劳动教育》省精品课程。本课程以田间实践活动“一粒米的故事”为主,利用云端农场、龙娃生态园和创客中心三基地,让学生到田间地头出力流汗,在自己的“责任田”中进行实践和探究。


“公益化”校企合作,优化营商环境


各校利用地域优势,牵手企业、单位部门、公益组织等社会资源,在基地建设、人才培养、文化交流、课程产品开发等领域开展合作,将劳动教育与生存技能、生活习惯等相融合。浦江县园区小学位于县开发区,附近有着最大的绗缝产业园,因此学校将“与你相‘缝’——绗缝产品的设计与实施”为一校一品劳动教育内容。学校将劳动教育延伸到校外,与浙江造寸服饰有限公司、浦江益泰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践劳动基地。这也是学校落实“双减”政策,践行劳动教育的一项有利措施。据该校校长黄双丽表示,学校的绗缝劳动资源均由爱心企业和热心家长提供,为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全景式”匠心传承,体验非遗浦江


浦江县潘周家村的“一根面”,是金华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县檀溪中小利用家长课堂和周末小队活动让孩子们跟着大人学做一根面,在和面、揉面、盘面和拉面中学会传统美食制作技能,更在劳作过程中学会沟通和感恩。作为“浙江省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剪纸)”的浦江县杭坪镇中心小学,以剪纸为基础,建构了完整的剪纸劳动生态体系,其中剪纸劳动教材、培训师资、剪纸劳动基地等一应俱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剪纸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优良品质。

以劳树德、以劳启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今后,浦江县各中小学将继续创新方式方法,突破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劳动教育推进路径,做好特色亮点,营造积极的劳动教育生态,进一步推动劳动教育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