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老师,我们的球终于滚到轮胎里啦!”“我要搭建一个像人民路上一样的人行天桥。”“我最喜欢跳水坑啦!”
为提升教师观察幼儿、解读幼儿行为的能力,帮助教师在读懂幼儿的基础上更好地回应、支持与推进幼儿游戏,3月29日中午,东阳市城东中心幼儿园开展了游戏观察教研活动。
“因为要搭建大桥,孩子们有计划性地选择了不同种类的材料。单元积木适合大桥的桥墩,长条形木板则适合桥面平铺,半圆形积木和三角形积木小小的,适合做楼梯台阶。这说明孩子们对材料的三维尺寸比较熟悉,并能根据形状这一属性进行分类。”中班卢云霞老师说。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游戏主题的不稳定,但他们却在一次次游戏中学会了秩序。”小班吴丹萍老师说。
分享活动中,老师们把日常游戏中观察到的幼儿行为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直观地进行呈现,通过细致观察,适宜地支持、适时地介入,让孩子们的游戏得以深度开展,从而提升自身能力。每个案例都能结合《指南》精神,有针对性地分析幼儿在游戏中分别学习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解决了什么问题,体现了老师们的专业素养和儿童观。
园长申屠雁针对教师们在观察幼儿游戏中遇到的困惑作《聚焦游戏观察,立足儿童之本》讲座。 从什么是“游戏”出发,让老师们知道真正的游戏是幼儿自愿的,是会带来积极情绪体验的;再到“观为看,察为思”,要尽可能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留给孩子们足够的时间、空间,真正做到放手游戏,发现儿童。她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多写、多思,学会观察、耐心倾听,更好地了解、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
据悉,该园每位老师都有一本“游戏本”用来记录孩子们当时游戏中的所思所想,并在活动中持续观察、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支持幼儿的游戏需求,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游戏经验。每隔两周老师们也会把自己的观察进行分享交流,取人所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