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8月22日上午,“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总决赛开幕式暨“诗教润乡土”活动推进会在金华市召开,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之“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的全国总决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国家语委主办,南开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金华市人民政府承办,金华市教育局、浙江人文经济研究院、迦陵书院协办,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执行承办。
南开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杨克欣、金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庄凌飞、语文出版社副总编辑郑伟钟、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副司长张世平、浙江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朱鸿飞、高等教育出版社文科出版事业部主任迟宝东、浙江人文经济研究院荣誉院长王莲娟、金华市教育局局长楼伟民、金华市教育局副局长寿才明等专家、领导,以及全体参赛选手和评委出席现场仪式,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主持。
杨克欣在开幕式上讲话,对大赛的成功举办和现实意义表示肯定。她指出,经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凝结着历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与高尚品格,并以中国特色的语言艺术加以呈现,充分发掘中华经典诗词中的浩然正气、奋发志气和君子意气,具有寻根铸魂、促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富足的重要现实意义。南开大学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致力于促进中华经典诗词的学术研究、当代阐发与传播应用,秉承叶嘉莹先生的“中华诗教”理念,持续推进“诗教润乡土”活动,努力以诗词独特的“感发”力量,激发同心向党、共襄复兴伟业的精神力量。
庄凌飞代表金华市人民政府致辞,表示金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崇文重教、文风鼎盛,素有“小邹鲁”之称,文化积淀深厚。金华有万年的上山文明,千年的金华古子城,百年的婺剧经典艺术,尤其在诗词方面,先贤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对诗词的钟爱已经刻印进了金华的文化基因之中。今天我们在这里共同举办诗词盛会,共同追寻诗词的美妙,将乡土文化的独特韵味传递给更多人,传承和弘扬乡土文化的力量。相信通过举办本次活动一定能进一步激发金华群众热爱乡土,拥抱经典的热情,为高水平建设国际枢纽城、奋进现代都市区凝聚更强大的精神力量。
郑伟钟讲话指出,中华诗歌传承千年之久,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解诗词是阐释中华文明的有效途径。诗词讲解大赛以诗育人、以诗促教,弘扬中国精神,激发爱国热情,也是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一种方式。“诗教润乡土”活动与讲解大赛相结合,起到了促进中华经典在乡村传承的作用。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自2019年开展以来,工作流程、规章制度不断完善,参赛者逐年递增,社会反响持续提升。语文出版社将与语言文字战线的同志们“并肩作战”,共同为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作贡献。
朱鸿飞讲话指出,自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举办以来,浙江省强化组织领导,突出重点丰富赛事内涵建设,紧扣节点探索赛事新路径,每年向大赛推送优秀作品百余件,取得了较好成绩。如2022年,浙江省选送第四届全国“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作品149件,获得总决赛一等奖16件,二等奖11件,三等奖21件,优秀奖27件,总获奖率达50%以上。2023年,浙江采取重大举措,将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4项赛事的大学生组比赛全部纳入省级学科竞赛目录,极大提高了此项赛事的含金量与美誉度。
浙商总会、浙江人文经济研究院顾问,浙江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郑宇民以视频形式发来致辞。他说,“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是全国教育系统优秀代表共同参与的一项文化盛事,具有推动文化多样性多渠道传播,通过促进交流而滋润涵咏“诗教灵魂”的意义,可谓一次中华文明传承的系统动员。“诗教润乡土”,就是源头活水,种植灵性,浇灌欣喜,培养善良,提取意义。这是一个薪火传承的过程,只有开幕而不会落幕。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诗教润乡土”推进活动,金华市八咏楼、武义县柳城畲族镇中心小学、海亮教育管理集团等9家单位获评为示范单位。
第五届“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全国总决赛呼应2023年4月在金华举办的“典耀中华”阅读大会的精神,大力倡导阅读、传承、弘扬诗词经典,深入挖掘优秀诗词中所蕴含的民族正气、爱国情怀、道德品质和艺术魅力。
“迦陵杯·诗教中国”诗词讲解大赛是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办的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组成赛事之一,以南开大学叶嘉莹教授之别号“迦陵”冠名,自2019年开始每年举办。今年的第五届诗词讲解大赛历经初赛、复赛、半决赛等环节,参与人次超过20万,在促进中华优秀诗词的研究、教学、传播等方面产生广泛社会影响。最终,共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270名选手入围总决赛,分大学教师组、中学教师组、小学教师组、大学生组、留学生组五个组别,围绕经典诗词讲解、古典诗词当代传承等主题展开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