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近日,教育部组织的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旅游赛道二(中式烹饪小组)在武汉收官。金华开放大学(浙江商贸学校)设计的“创味火腿菜宴席”作品在66支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金奖,是本届浙江省烹饪代表队中唯一的金牌,实现了金华市在该赛项全国竞赛中金牌零的突破。
一桌火腿菜宴席 征服裁判味蕾
“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正式升级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对于竞赛模式也做了调整。”金华开放大学(浙江商贸学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童永通说,10月初学校接到通知,比赛由原来的师生赛改成了学生赛,并且由学校自主确定参赛项目,自主设计参赛内容和自主选择设备、赛道。面对全新的挑战,学校以最快的速度调整参赛团队、完善参赛方案。
“我们商讨了很久,最终决定用金华火腿参赛,展示家乡特色。”烹饪专业负责人王晟兆介绍,“创味火腿菜宴席”以“传承民族非遗,开拓世界之窗”为主题,从“甜、酥、鲜、香”四大口味入手,设计了“清甜蜜汁嫩火方”“咸酥翠影火腿片”“咸鲜火腿白玉塔”“香甜同心佛手包”四大金华火腿菜品,分别代表“传承、创新、进取、和合”四大寓意。
蜜汁火方是传统经典,翠影火腿片采用了中西结合的做法,火腿白玉塔要求原材料冬瓜从头到尾都不能断,佛手包则将金华特色食材佛手和火腿进行结合。“每道火腿菜都有创新,非常考验学生们的厨艺水平。” 指导老师王振涛说,前段时间举行的“金华火腿杯”厨王争霸赛给了我们不少灵感,“传统的蜜汁火方是整块的,我们从比赛中看到有厨师用切片的方式后便采用了,这样不会那么咸。”
2007年出生的团队成员李冠文从市赛一路比到国赛,主要负责面点制作。由于本次比赛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需要边做边讲解,“为了节省时间,我使用了干锅醒制法,将醒面时间从20分钟缩减到了8分钟”。 李冠文说,他制作的佛手包里面,加入了传统五仁馅和火腿肉松,属于推陈出新的一道菜品。“从10月10日定下来做火腿菜后,学生们每天早上8点开始练习,一直到凌晨1点休息。”王振涛说,比赛前一直在调整细节,宴席设计既体现保香、留色、提鲜的传统制作工艺,又实现低盐健康、八婺特色、中西合璧的创新。最终,这桌火腿宴席以小组第一名的成绩晋级,最终夺得金奖。“裁判们认为我们参赛主题明确,地方特色突出,菜品创新融合有亮点。” 王振涛说,火腿菜香味浓郁,咸鲜可口,获得了一致好评。
夺金背后 是重振金华火腿菜的决心
一桌火腿菜宴席,让金华火腿登上国赛的舞台,也为火腿系列菜点出教育圈入产业圈打下坚实的基础。走进学校集火腿菜点研发、体验、制作、展示于一体的“金华火腿菜肴文化体验馆”,记者发现,在传承金华火腿制作工艺和特色火腿菜肴上,学校早已实现产教融合,旨在培育一批敢于创新的专业人才。
“这次比赛用的火腿,就是我们自己腌制的。” 王振涛在学校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智能火腿生产车间向大家展示了他们制作的第一批火腿。“我们进行了低盐化处理,使得火腿在后续去盐过程中能更好地保留香味。”王振涛认为,要提升金华火腿的知名度,就要打破火腿只能做辅料的固有印象,打造更多如蜜汁火方这样以火腿为主材的火腿创新菜。在他开设的火腿菜肴制作课程上,就有学生提出:火腿菜有咸的有甜的,为什么不做成辣的?“其实一条火腿可以有很多种可能,我们要创新发展,继而打出自己的火腿菜招牌。”
“让每一个烹饪专业的学生,都会做金华火腿菜,这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王晟兆表示,“学校在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有别于其他学校,将火腿腌制熟化的过程与学生的培养周期相结合,提出了‘三年成腿,三年育人’计划。” 王晟兆说,学生要能鉴别火腿、制作火腿、烹饪火腿,最后能够研发火腿创新产品,培养出具有鲜明金华烙印的烹饪专业人才。只有让更多人品尝到好吃的火腿菜,金华的火腿产业才会越来越好。
童永通介绍,学校的食品烹饪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是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品牌专业、双高专业,接下来学校将进一步发挥专业的优势和影响力,深入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实践,深化产教融合,加强与政府部门、行业企业的合作,在金华火腿全产业链中,承担火腿加工技术改进、火腿应用研究、火腿文化传播、火腿非遗传承、火腿加工人才培养等功能。学校将实施金华火腿菜肴文化“五个一”工程,即“一座非遗工坊、一套文化丛书、一个地方标准、一桌特色宴席、一支人才队伍”,全方位多角度地助力金华火腿产业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