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索引号:

    113307000025927169/2024-00430

  • 文件名称: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407号等13个提案答复的函

  • 发布机构:

    金华市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4-02-28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407号等13个提案答复的函

    日期:2024-02-28 15:30:00 来源:金华市教育局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市教办提〔202342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

    407号等13个提案答复的函

     

    九三学社金华市委会等13位提案人:

    《关于从源头上解决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建议(并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金华市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市委书记朱重烈,市委副书记、市长邢志宏,市委副书记、市教育工委书记蔡永波,副市长庄凌飞等市领导多次批示要求教育部门专题研究部署,直面问题、压实责任、系统施治、扭转局面。在有关部门支持下,市教育局全面深入推进校园安全十大行动平安校园建设,连续3年把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作为校园安全第一行动来抓,深入探索医教结合、有准备的谈话、成长型思维等项目,塑造青少年阳光心态,提升青少年生活品质。目前,全市教育系统总体平稳,学生心理极端事件控制良好,防控情况居全省第2名。

    2023年,先后召开6次全市校园安全心理健康工作会议,发布节假日、重大考试前后预警11次,心理安全守门人项目入选省优秀案例,在全省推广。市、县两级均已配备心理健康教研员,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筹各地心理培训、课程建设和教研活动等业务提升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标准化管理,强化多部门协同推动。2022年,围绕心理健康等15项重点,市教育局全面推行《校园安全标准化管理清单100条》,得到省教育厅毛宏芳厅长高度肯定;制定《学校心理健康标准化检查清单12》,确保自查和督查标准化;强化标准化考核,把学生心理健康和校园安全纳入平安金华、政府领导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和教育业绩等考核。市委督查室还将学生心理健康纳入七张问题清单要求点上整改、举一反三。市公安局下发《2023年全市公安机关未成年人保护和预防犯罪工作要点》,通过预防、保护、干预、治理等环节,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预警发现轻生倾向线索58条,通报处置外地网民创建相约自杀群组2个。团市委着重打造“12355”青少年心理咨询热线,建成服务平台18个。实现多号码拨通转接、一主体接听、24小时畅通的处置模式,做好接听、调解、转介、跟踪、回访等工作,组建369名医生、咨询师、社工、教师等群体组成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服务76场,覆盖2万青少年。

    20233月,教育、公安、卫健三部门联动下发《关于强化部门协同切实防范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紧急通知》。3-6月,市教育局牵头起草、研制并印发《金华市儿童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方案(2023-2027年)》。《方案》明确了三个阶段的目标,建立以市委副书记蔡永波任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19部门职责予以明确。

    (二)坚持专班化运行,建立三类区域动态管控机制。成立以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为组长,有关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处长为成员的全市学生生命守护工作专班。512日,专班对各地各直属学校下发《中小学生极端心理危机事件分类管控动态提示单》,制定心理健康工作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桌面推演。525日,对各地心理极端事件深入复盘分析,以市委教育工委的名义点对点通报至各县(市、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公安局长,建立三类区域动态管控机制。

    (三)坚持网格化管理,构建全员心理安全守门人体系。建立各市(县)教育局分管领导、学校领导、年级负责人、班主任、心理教师和学生心理委员等全员参与的心理安全守门人体系。完善学校班级小组(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格。督促每个学校掌握心理高危学生清单、心理高风险家庭清单、心理健康教育职责清单和心理援助资源清单等四张清单      

    (四)坚持立体化服务,提供高质量心理专业辅导支持。全市实现省标准化心理辅导室100%全覆盖,形成“2+9”双核九点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双核是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市第二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中心,九点9个县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今年以来,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日均接听热线近8次,接待来访家长和青少年近245人次,接受各地各校转介76人,转介至医院53人,荣获省亲青帮平台优秀单位、省教育系统最美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五)坚持全程化育人,推进序列式心理成长课程建设。持续多年以强韧生命,阳光成长为主题,举办各学段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持续落实一次高质量家访、一次高实效心理筛查、一系列高水平生命健康教育、一次高关怀学生谈心谈话、一次高规格家长会等五个一活动。各县(市、区)4月均举办生命教育活动课展示,深入推进525心理活动月工作。各学校均配备省编生命教育科普读本,通过请进来”“线上咨询等方式,在重要时间节点,邀请省教科院、省立同德医院、浙江大学、浙师大等心理专家进校指导。

    (六)坚持生态化建设,打造友好型心理发展人文环境。教育局依托金华教育学院成立家长大学(学校),通过金华晚报等报刊、文明金华”“金华教育等微信公众平台,面向家长和大众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至今推送心理健康视频和文章200余篇,总阅读量超过60万人次。全市所有学校均设有家长学校,不断打造示范性数字家长学校平台,定期举办家庭教育讲座沙龙和家长教养技能工作坊。今年有10家单位入选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培育项目。

    三、下一步举措

    (一)实施一个行动方案。结合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2023-2025年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实施好《金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2023-2027年)》,建立由市委副书记、市委教育工委书记任组长,分管宣传、教育、卫健、公安负责同志任副组长,各部门共同参与的市、县两级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强化系统协同和部门联动。

    (二)推广一套工作标准。推广《金华市校园心理危机守门人工作手册》。在教学研讨的基础上,出台教师标准化操作手册,解决学校和教师在心理高危学生管理中遇到的难题和痛点,为教师提心理高危学生建档、回访、转介、跟进和复学等环节的工作标准和规范动作。

    (三)建强一支教师队伍。以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名义,向各县(市、区)政府下发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督办单,确保专业管理。加强中小学生教职工编制配置,做好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配备用编政策倾斜。通过参聘制、购买服务、返聘班主任等多种方式配齐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的必修内容,纳入教师360学时培训和师训平台,中小学专任教师5年内至少接受1次心理培训。

    (四)建立一套工作机制。一是完善高危学生家校医多方会谈机制。强化休、复学等高危学生的干预和关心。强化家庭教育和亲子陪伴指导,医院、家庭、学校定期互通信息,明确会谈流程和主题,做好会谈记录,形成心理高危学生协同帮扶机制。二是建立专项调度机制、关键数据日报机制、预警提示复盘机制等三项机制。三是制定资源服务清单、学校工作责任清单、教师工作任务清单等三张清单

    (五)启动一个爱心项目。整合教育、卫健、团委、妇联等多方行政资源,募集爱心组织、爱心人士、保险公司等公益资金,组建教研员、中小学教师、医师、高校教授、社工、志愿者等专业人员组成的强大帮扶团队,对各县(市、区)开展进校园志愿服务,对高危学生开展个案辅导,同步对学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不断提升高位学生干预水平和教师个案辅导能力。

    (六)构建一套协同体系。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平安金华考核、政府领导教育发展目标责任制考核和教育业绩考核。构建教育、卫健、公安等部门协同配合的协同体系。教育部门进一步落实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开齐开足音体美劳课程和每月2节的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五个一和心理健康业务培训提升活动。修订完善《金华市学校心理健康标准化检查清单》,强化市、县两级常态化检查。卫健部门,医教结合指导做好高危学生的动态筛查、干预、帮扶和转介工作。公安部门,发挥基层社区民警排查涉校稳定的风险隐患,及时掌握重点学生动态,利用大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确保协同到位。


    附件:金华市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行动方案(2023-2027年)

                             

      

    金华市教育局

                               2023710

     

     

     

     

     

     

     

     

     

     

     

     

     

     

     

     

    抄送: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协提案委。


    附件

    金华市儿童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方案(2023—2027年)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学生成长环境不断变化,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教育部等十七个部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和《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等要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健康第一理念,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扎实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聚焦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关键领域和重点环节,补短板、强弱项,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以及各部门多方协作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二、基本原则

    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健康第一、提升能力、系统治理的原则,做到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三、行动目标

    2023年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全面开齐开足(每月不少于2节)。各县(市、区)均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县级教研机构均配备心理教研员。全市学生规模千人以上的中小学及具有多校区、多学段的学校均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心理健康应知应会知识知晓率达到95%。儿童青少年心理极端事件数量较上年下降15%以上。初步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部门相互协同的工作体系。

    2025年底,全市所有中小学均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C证持证率达到98%B证及以上持证率达到25%,高校辅导员心理助人能力证书持证率达到60%。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水平进一步提升。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心理健康应知应会知识知晓率达到98%。儿童青少年心理极端事件数量较2020—2022年平均数量下降30%以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金华经验

    2027年底,儿童青少年和家长心理健康应知应会知识知晓率达到100%以上。各级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妇儿)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阵地均建立心理辅导站。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覆盖率达到90%。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比例达到60%。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更加巩固,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四、主要任务

    (一)五育并举优化教育生态

    1.以德育心。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德育思政工作全过程,融入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和学生成长各环节,纳入三全育人大格局,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三观

    2.以智慧心。优化教育教学内容和方式,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教师要注重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在学科教学中注重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不拖堂,留给给孩子充分的课间休息和活动时间。

    3.以体强心。实施学校体育固本行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和大课间活动,全覆盖、高质量开展体育课后服务,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熟练掌握1—2项运动技能,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4.以美润心。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广泛开展美育实践活动,教会学生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丰富校园生活,建设积极向上的校园心理文化氛围和美育氛围。

    5.以劳健心。丰富、拓展劳动教育实施途径,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磨炼意志品质,养成劳动习惯,珍惜劳动成果和幸福生活。

    (二)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6.开齐开足心理健康课程。中小学校要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时,确保中小学每班每月不少于2课时,在金高校开设不少于2个学分的心理健康必修课。托幼机构应遵循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创设活动场景,培养幼儿积极心理品质。各学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和发展需要,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增强心理健康素质。

    7.全面推进生命健康教育。用好省编生命教育读本,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向家长、校长、班主任和辅导员等群体提供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疏导服务包。促进学校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倡导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保持健康心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人员作用,增强同伴支持,融洽师生同学关系。

    8.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各地各校要根据新形势的需要,依托心理健康日、健康教育主题活动等,通过请进来”“线上咨询等方式,在开学、中高考和毕业等重要节点,定期组织开展专家进校园活动,加大学生心理服务频次,及时化解危机,指导和提升专业水平。

    (三)规范心理健康监测

    9.加强心理健康监测。适时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按规定将其纳入教育质量监测,加强数据分析、案例研究,强化风险预判和条件保障,不断完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监测体系。

    10.开展心理健康测评。选用符合规定和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规范量表使用、监测实施和结果运用。每学期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中职)等学生至少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建立一生一策心理健康档案。高校应在新生入校后适时开展心理健康测评,有条件的可合理增加测评频次和范围。建立健全测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防止信息泄露。

    (四)完善心理预警干预机制

    11.建立动态排摸机制。各学校建立特殊群体学生家庭台账和特异体质学生健康台账,动态掌握学生家庭情况以及学生身心状况,重点关注单亲、离异、重组、留守、贫困、残疾、遭遇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及家庭,及时开展个案辅导干预。对危机事件高发学校、高危群体、高危时段进行提前预警。

    12.建立健全预警体系。各县(市、区)要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开通心理服务热线,定期面向区域内中小学提供业务指导、技能培训。汇集省96525心理援助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市82055405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和各县(市、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等热线资源,提供专业化心理咨询服务,鼓励有需要时拨打求助。各中小学校要100%建成心理辅导室,规范学生心理辅导的制度和流程,提高识别精准度和辅导有效性,把辅导室建成师生心理成长中心、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学生心理数据中心和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中心。

    13.建立三机制三清单三区域各县(市、区)教育部门要建立专项工作调度机制、关键数据日报机制、预警提示复盘机制等三项机制。制定资源服务清单、学校工作责任清单、教师工作任务清单等三张清单。根据学生心理极端事件数据分布及连续性特征,半年动态划定重点警示区、一般警示区、少发不发保持区。每学期定期开展一次家访、一次心理筛查、一系列生命健康教育、一次谈心谈话、一次高质量家长会等五个一活动,做到入脑入心。

    14.建强学校四级网格。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置班级心理健康委员,完善学校班级小组(宿舍)个人四级预警网络。辅导员、班主任定期走访学生宿舍,学校定期研判学生心理状况。重点关注面临学业就业压力、经济困难、情感危机、家庭变故、校园欺凌等风险因素,以及校外实习、社会实践等学习生活环境变化的学生。发挥学校心理服务热线作用,及时安抚、疏导和干预。

    15.优化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学校、家庭、医院协同机制和心理健康问题学生规范复学机制。加强物防、技防建设,畅通预防、转介、干预、就医通道。公安部门要主动开展涉校风险隐患排查,动态开展网络巡查、及时发现学生心理危机行为,第一时间预警处置。法治副校长每学期至少进校开展1次法制安全教育,指导学校制定涉校突发案事件预案、演练和规范处置。对涉及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案事件,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出警、优先调查、优先疏导和优先救治。汇聚教育、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相关数据资源,构建包含学生心理测试、就诊情况、网络监测、家庭状况、矛盾纠纷等在内的预防极端事件要素数据库,及时将研判预警信息推送相关职能部门,作为干预转介的重要参考。宣传、网信部门指导建立良好的舆情互通机制,防止网上负面舆情或关联炒作的风险。

    (五)建强心理人才队伍

    16.构建全员育人教师队伍。学校要建立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班主任和兼职教师为骨干、各学科教师共同关注的全员育人教师队伍。通过在教职工编制总量内调剂、政府购买服务、支持社会力量(专业医疗机构)参与等方式加强专业力量。中小学每校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教师,高校按不低于1:4000的师生比配备且每校不少于2名。鼓励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心理专职教师。

    17.畅通教师发展渠道。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师360学时培训和师训平台,中小学专任教师5年内至少接受1次心理培训。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的必修内容。完善教师专业发展制度体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可单独评审或纳入思政、德育教师系列,完善心理教师职称晋升、教坛新秀评比等评优评先制度,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基本功展示,建设一批名师、名校长工作室,遴选一批优秀案例。

    (六)支持心理健康科研

    18.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校本教研制度,推进成长型思维、有准备的教育和校园心理安全守门人等金华本土教育项目研究。进一步推进医教结合改革试点工作。针对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创新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模式,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数字化经验,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

    (七)优化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19.强化校外阵地建设。各级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妇儿)活动中心、工人文化宫等阵地应建立心理辅导站,定期开展公益活动。乡镇(街道)、村(社区)要设置专人专岗、落实场地、设施、经费,开展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以及其他各类困境儿童动态排查,一旦发现有校园欺凌、家庭暴力、失管、失学、自杀、自残等现象,及时报告和联动帮扶。定期开展困境儿童家庭监护能力评估,动态了解困境儿童情况,常态化开展家庭监护监督、指导和支持服务。

    20.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鼓励和引导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推动基层卫生机构普遍配备专职或兼职精神卫生防治人员。设立市级心理健康服务技术指导中心,制定行业服务规范,加强综合监管。加强精神专科医院和妇幼保健机构儿童心理咨询及专科门诊建设。民政、卫健、共青团、妇联等部门支持专业社工、志愿者等开展专业服务和专业培训。

    21.加强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妇联、教育、关工委等部门组织办好家长大学(家长学校)或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推动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运用家庭会议家长工作坊等形式,引导家长树立科学养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成长预期,积极开展亲子活动,保障孩子充足睡眠,防止沉迷网络或游戏。家长大学(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面向家长至少开展1次心理健康教育。

    (八)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22.强化宣传教育引导。开展给家长的一封信系列宣传活动,学校在入学前、重大考试前后、节假日等关键节点前发放一封信。民政部门要在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等环节发放。卫健部门要指导医院在孕检、生育环节向准父母发放。各级妇联面向家长广泛开展宣传,落实父母责任,提升家长心理健康保护意识。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媒体平台和渠道,在世界精神卫生日等时间,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参与广泛、实效性强的心理健康普及活动。要推广工作经验做法,稳妥把握信息发布、新闻报道和舆情处置。

    23.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宣传、网信、广播电视、公安等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清理、查处与学生有关的非法有害信息及出版物,重点清查问题较多的网络游戏、直播、短视频等,净化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全面治理校园及周边、网络平台等面向未成年人无底线营销危害身心健康的食品、玩具等。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将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纳入健康浙江、政府教育履职等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改革发展整体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督导评估指标体系,作为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领导班子年度考核重要内容。成立金华市儿童青少年心理护航行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架构,细化相关政策,抓好工作落实。

    (二)落实经费投入。各地要加大统筹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切实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经费保障。学校应将所需经费纳入预算,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要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三)强化部门联动。各级各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对照方案要求和分工,确保任务到岗到人,出实效、有真效。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沟通协作,积极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建立健全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置四位一体的工作机制,确保工作出实效,共同守护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