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近日,磐安县小学数学32学时培训暨刘善娜网络名师工作室线下研训活动在磐安县文溪小学举行。活动围绕“怎样教让复习课更具生产力”,采取教学观摩、课堂点评、主题报告、专家讲座等多样形态,深入研讨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活动伊始,刘善娜名师工作室成员凌霄、李雨然、何陈红三位老师带来《小数意义和性质整理和复习》《小数乘法的整理与复习》《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复习》三堂示范课。凌老师借助3.14一数串起单元知识网络 ,在一次次师生对话中将零碎的知识点不断关联、完善、延伸。李老师巧妙运用两组算式,引导学生沟通小数乘法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体会运算本质的一致性。何老师基于学生实际,在师生、生生对话中进一步体会三角形与四边形彼此间的区别与联系,生成读图、读题的方法,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说。课后,金滢、陈宁、任宁三位老师围绕研讨主题,结合三堂示范课,进行了详细点评,认为三节课都是通过任务驱动将本单元知识进行沟通、联结成网络,总结出单元复习课可以通过“梳理习题”“查漏补缺”“拓展提升”三个环节进行。
下午,吕宗杰、王红宇、方巧娟三位教师分别带来主题报告《构建 联系 拓展——让复习课更具生长力》《大观念指引下“图形与几何”总复习策略探微》《基于核心大概念展开单元复习的思考与实践》。三位老师从不同的角度分享了“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有序复习,建立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框架的方法。
特级教师刘善娜带来《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认为作业是一次有效的自我检测,是一项培育专注力的任务,更是一场个性化能力的展示。她分享了她在日常教学中作业实践的具体案例,如“精品作业本展”“数学智力赛”“每日一算”“每日一题”等,既让中下游学生得到肯定,也给愿意思考探究的学生提供发展平台,让有意义的事情变得有意思。
此次培训后,老师们会努力将所学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汇创新,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为县小学数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