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7169/2024-00622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271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华市教育局
2024-06-18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市教办提〔2024〕28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
271号提案答复的函
邵**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发挥我市职教资源优势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271号)收悉。首先,十分感谢您对金华职业教育的关心关注与关爱。提案办理过程中,经市教育局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综合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职业教育认真贯彻全国、全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打造浙江中西部教育中心”的工作总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创新改革,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目前,全市中职学校14所获评省改革发展示范校,12所获评省级现代化学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职院校分别获评国家级和省级“双高”校建设单位;4所技工院校为省级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总结梳理过去,我们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成效。
一是加大制度保障。近三年,中共金华市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区域职业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2023-2026年)》《金华市关于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施意见(2024-2026年)》,切实抓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任务,全面推进中高职一体化发展、产教深度融合、科教创新融汇,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是优化专业布局。围绕我市区域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结合办学定位,以优势或特色专业为核心,整合、新设相关专业,建设了一批适应需求、特色鲜明、效益显著、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群。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智能制造和生物医药,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和计算机信息管理,永康职业技术学校的模具制造和机电技术都具有较强的区域产业黏合度。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五个一批”建设,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加速实现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融合。目前,全市共获评19个省级产教融合试点,其中产教融合联盟2个,产教融合工程项目8个,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产教融合型企业7个。建有各级各类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产业学院、实验室平台800余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7个,国家级名师工作室1个。
四是提升社会影响力。每年定期举办职业教育活动周,开展各类职业体验、大师技艺展示以及工匠精神传承活动,大力宣传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成果、多渠道展示职业教育办学特色。特色品牌项目持续扩大职业教育社会影响力,永康“东迁西归”创新做法4次获国家级、省级领导批示肯定,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有3家“一带一路”丝路学院。
同时,正如您在提案中提及,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新任务新挑战还需我们认真面对,进一步研究应对。围绕您提出的建议,对标省、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我们将在以下四个方面继续努力。
一是动态调整专业,优化专业布局。建立政校行企共同参与的中职、技工、高职专业设置联席会议制度。各职业院校围绕我市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智能光伏及新型储能等10条重点产业链动态调整设置专业,做强做精传统专业,重点建设现代新兴产业等相关专业,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在量子计算等若干未来产业增设相应专业。
二是创新发展机制,深化产教融合。紧贴产业发展趋势,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纵深发展,构建教育和产业、学校和企业多元参与的治理结构,推动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尽快取得突破。培育一批产教联合联盟,推动校内专业设置、教师建设、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方面整体提升,推动建设若干优势产业群,形成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生态。
三是打造品牌特色,扩大职教宣传。积极发挥中华职教社作用,加强引导主流媒体、新媒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积极打造一批职业教育品牌,办好职业技能大赛、职业教育活动周持续提升职业教育的美誉度和社会认可度。
四是加强政策供给,强化多跨协同。增强部门协调力度,加大职业教育发展各项激励政策。落实中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双优”建设专项等经费资金,支持采用“一人一策”方式引进高职院校人才。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中高职学校布局和专业结构统筹。各县(市、区)聚焦骨干职业院校建设,至少办好1所高水平职业院校。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教育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也能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金华市教育局
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