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0025927169/2024-00650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63号提案答复的函
金华市教育局
2024-06-18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市教办提〔2024〕56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
63号提案答复的函
吴**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金华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市本级初中高质量教学共同体建设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金华市以义务教育集团化建设为抓手,于全省率先出台集团化办学建设标准,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有效缩小城乡教育在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差距,特别是在初中阶段的教共体(集团化)建设,推动初中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一是统一建设类型。根据紧密程度分为共建型集团化和融合型集团化2个类型。共建型集团化指由城镇一所核心校与城镇(乡村)若干新建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结对,由核心校牵头,各成员校在办学理念、教学管理、特色发展、课后服务等多方面实现共同发展,共建型各成员校法人、财务独立,业绩考核捆绑。融合型集团化是指由一所核心校与城镇(镇区、乡村等)若干新建学校或相对薄弱学校全面重组,融合成“一校两区”或“一校多区”的教育集团。各校区实行单法人一体化管理,人事、财务、管理等重组后统一管理。
二是细化建设标准。《金华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共体(集团化)建设标准》从规章制度、师资配备、教科研学、教育装备、评价考核、艺术互联网、宣传推广等7大方面16个项目进行细化,提升集团化建设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在此基础上,集团和学校层面可制定个性化制度,支持教育集团制度体系建设,如金华五中教育集团各区打造各自校园文化制度,融合形成集团“作新成美”校园文化体系。
三是师资队伍同盘共育。共建型集团化建立健全干部任命、教师交流、教师培育机制,完善集团内适岗竞聘工作,形成优质的教学师资团队。核心校每年交流轮岗教师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20%的比例,其中骨干教师不低于30%。融合型集团化打通校区教师流动壁垒,统一配置教师,统筹安排学科教师,校区内教师短缺问题由校区间以走教、驻教、流动等形式统一调配,注重集团内教师角色转化。
四是教育教学协作共研。充分发挥核心校优势,加强统筹谋划,注重搭建教科研学平台,共研教科研学,形成教科研学共享群。核心校牵头成员校建立顶层清晰、路径完善的教师发展培育计划,成立以核心校为中心辐射的教师发展中心,常态化开展集团化教研活动、同步课堂、学科课堂评比、教师基本功竞赛等,特别是学生教学管理方面,注重教学进度、教学活动、质量评价、教学监测等方面注重同步,注重校际之间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补,推动区域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做好统筹部署,以教育共同体建设为抓手,多措并举推进初中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一是做好初中提质强校工作。加强中考研究专家小组的建设,强化中考研究。组织好各学科九年级命题与评价研训活动,研究新形势下考试命题改革,加强科学实验技能考查等实践性考试调查与研究。着眼“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推进初中段课程改革及课堂教学转型。
二是打造初中教研共同体。通过专题研讨,线上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网上评课,线下送教等形式,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引领区域内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研水平。同时强化初中共同体学生双向交流,深化各领域的互动学习,实现共同体学生的一体化成长。
三是深化作业改革研究。继续推进全区域、全学段、全学科“三全”作业改革。重点围绕作业结果应用,撬动课堂教学方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评”一致性课改理念落地生根。总结作业结果应用有效模式,形成金华经验。
四是强化区域督导检查。加大常态化督查指导力度,定期对全域集团化办学情况进行专业指导、教育督导和动态监测,将组织建设、师资培养、资源整合、办学水平及特色亮点等列入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全力破解结对帮扶工作中的难点。
再次感谢您对金华教育的关心和支持。
金华市教育局
2024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