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你们这些成品都很好,但我就想要两幅传统的窗花,这有吗?”
“奶奶,您要是没别的事,稍等片刻,我现在就给您剪!”李悦欣快速拿过两张红纸,重叠,沿着对角线对折三次,再在纸上剪下小圆点、月牙形、柳叶形等图形,把纸展开,就是两个漂亮的八边形窗花。“奶奶,这个窗花5元。”
这样温馨的一幕发生在最近浦江县共青团组织举办的共富市集上。
缘起
李悦欣是浦江县郑家坞镇中心小学402班的学生,也是学校剪纸社团的团员。
早在半月前,学校接受县共青团的邀请,预定了一个助学公益共富市集的摊位。大队辅导员鲍超程、剪纸社团教师杨秋莲和所有剪纸社团团员们集思广益,在活动前夕准备了多主题、多形式的剪纸作品,既有“雷锋画像”“向阳花开”“祖国万岁”等主旋律剪纸,也有十二生肖、竹兰梅菊等创意窗花。师生们充分利用大课间、社团课、课后服务等时间共同创作、包装、定价,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东风
共富市集开市了,在郑家坞中小义卖摊位前,栩栩如生的生肖剪纸售价仅5元,复杂精美的套色作品定价5-20元不等,物美价廉的剪纸作品吸引了很多顾客。剪纸社团社长乐天宸,副社长吴明月、李欣悦负责为有特殊需求的顾客现场剪刻,其他团员则化身“非遗讲解员”,向市民介绍剪纸技艺的历史脉络与吉祥寓意。八旬老人王奶奶买了两幅窗花后感慨称:“孩子们让我想起年轻时过年剪、贴窗花的画面!”
微心愿
市集结束了,师生们共筹得135元善款,通过比对、商讨,最终师生们认领了杭坪中小罗同学、前吴福和希望小学严同学等四位困境学生的微心愿。601乐天宸期盼地向大队辅导员征求同意:“鲍老师,等你购好了相应的物品,我们想和您一起亲手把它们寄出去。”
“好,我也满足你们的这个微心愿。”
精神传递
据悉,该校继续深化“红领巾公益+”模式,开设非遗创客工坊,组织、引导学生们以指尖艺术传递雷锋精神,用非遗文化点亮仁美之光,不断探索德育实践新征程。该校党支部书记祝建伟称,孩子们让剪纸从文化符号转化为公益力量,这正是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创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