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融合玩出新花样 !29间“班博馆”助推教师创新教学

日期:2025-03-19 15:46:28 来源:​潮新闻客户端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同学们,现在我们结合所学习的内容,跟西游记中孙悟空与二郎神斗法时的情节相联系,思考一下当时他们的变化是否又符合自然界中食物链的关系。”日前,东阳市飘萍小学501班的科学教师胡煦阳在该校“名著博物馆”内,将《西游记》情节融合进科学课本中的“生物与环境”单元,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



孙悟空变成麻雀,二郎神就变成老鹰;孙悟空潜水变成鱼,二郎神就变成鱼鹰……胡煦阳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食物链中的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且鼓励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去尝试画出食物链食物网的关系图,在激发他们阅读兴趣的同时,加深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



而类似的一幕,在该校的其他班级内也不断上演着。记者走进“线绳博物馆”,只见馆长(班主任)黄倩倩正在教学生们用一个绳子作画。大家小心翼翼地将绳子放进颜料盘中,充分上色,再在白纸上按照自己的构想摆出形状,轻压后小心抽离,一幅画便跃然纸上。摆脱用画笔绘画的传统方式,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们的创作激情。



她告知,在线绳博物馆内,线绳艺术已经能与语文、美术、数学、科学、音乐等学科进行相关的融合教学,接下来将会和各学科老师一起继续做深做好,真正实现场馆育人模式。

如今,该校内现有的29个班级,从唐文化、荷文化、梅文化到传统乐器、围棋、剪纸,再到昆虫、水稻、中草药,在每位馆长的精心设计下,都已经变成了一间间小型的文化博物馆。




校长张晓表示,传统的学科教学常常将知识割裂成孤立的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与应用。而跨学科的“班级主题博物馆”研究为此提供了一个有利的框架,使学生能够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实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她认为,班级博物馆作为一种新兴的场馆,是师生身边的“博物馆”“教育场”,其不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实践能力,为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一个储藏丰富的“资源库”“实践场”。



为此,基于年度教学计划,该校的班级博物馆在这学期进行了全面升级。由原来馆长单独设计,独自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转变为现在的多学科融合,各学科教师们围绕各自班博馆的属性特征,同馆长一起研发教学课程,让其生命力更强、持续性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