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回溯往昔,感受学校沉淀的历史沉香;展望今朝,见证母校奋进的崭新征程。2025年是金华四中建校100周年,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校友力量、展现百年学府人文底蕴,学校于今年初启动校友寻访、结谊活动。至今,陆续有科学家赵翔、赵宏,书画家马定安、梅安才、张雄华、夏立、詹东明等知名校友返校“走亲”。
校友们走过尚学大道,踏入励志楼大厅,踱步思齐廊……校园的草木、教学楼的角落,每一处都勾起对青葱岁月的回忆;他们为师生开讲座、开小课,并与小记者等面对面交流,无不为母校百年来取得的丰硕办学成果而自豪骄傲。
艺术与教育的交融,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
“剪纸一定要耐心细心,不能急躁求快。”“今天我还特地给你们带来了虎、兔生肖剪纸。”“我们每个人都要终身学习,不止你们学生要学,我们老了同样要继续学,这样才能与时俱进,不被淘汰。”
6月24日下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詹东明重返母校金华四中,为学生们举办剪纸练习、艺术讲座等文化活动,不时从剪纸专业讲到为人为学,以学长、老艺术家的身份语重心长地叮咛晚辈。
詹东明,金华四中74届初中、76届高中毕业生。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华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剪纸专委会主任)、金华市剪纸博物馆馆长,2024年4月被评为“金华好人”。当天,詹东明向金华四中建校百年捐赠自己的剪纸作品——为杭州亚运会设计的大幅剪纸,并说明作品中图案组成与含义。
4月11日,画家、摄影家梅安才先生回到母校,为四中学子带来一场精彩生动的绘画指导,引领大家踏入一段诗意与艺术交织的奇妙旅程。梅安才凭借丰富经验和深厚造诣,对同学们的画作进行了专业指导;还精心绘制一幅山水画,表达对母校悠悠岁月的敬意与眷恋,诉说了对母校未来的美好祝福。
此外,部分在金工作、生活的四中校友,也纷纷回到母校走走看看,为百年庆典建言献策。近日,本土书画家张雄华、张艺枫父女和夏立、夏麓淇父女的书画联展,拉开四中百年校庆以家庭为单位、以艺术为媒介的系列回访活动,他们以书画篆刻艺术为纽带,书写四中百年的厚重与温情。
5月28日下午,马定安回访母校,重拾校园光阴。她精心绘制了国画作品手卷一幅、四尺斗方30幅,祝贺母校建校百年。
金华四中党总支书记童桂恒表示,百年以来,四中类似这样家庭传承的书画之家非常多,他们笔端流淌的是家学传承,画卷铺展的是赤子情深。校友们的回访、捐赠、交流等,不仅是艺术与教育的交融,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更为母校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科技新星传承创新与突破,共筑理性追星价值观
金华四中2001届知名校友——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导赵翔,长期从事大数据知识工程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他给同学们带来一段《为新而生》的国防科技大学宣传片,并作主题为《DeepSeek与生成式AI的原理与应用》的讲座。
他强调,AI可以赋能教育,但不能代替教师,而懂得使用AI的教师可能会替代不会使用AI的教师,未来人机协同将是发展趋势。讲座结束后,许多同学围着赵教授,希望得到亲笔签名——这样的追星场景,正是教育学生以批判性思维解构偶像光环、家校共筑理性追星价值观的良机。
金华四中1992届知名校友,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消化系统肿瘤药物基因编辑筛选与研发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四大慢病专项首席科学家赵宏博士的到来,也为母校校园增添了一抹绚丽的光彩。
四中校园流传着他的故事:当年赵宏被保送清华大学,但他的理想是学医,于是他毅然放弃了保送清华,选择考北大,并成功上岸。“从金华四中的扎实起步,到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的深造,再到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攻读医学博士,以及成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副主任,赵宏博士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突破,成了激励四中师生奋勇前行的生动教材。”
在接受小记者采访、参观校园之后,赵宏博士前往当年班主任王光千的家中拜访。他向老师滔滔不绝地分享着自己这些年在医学领域的奋斗历程、所取得的成绩,也诉说着在遇到困难时,初中班主任的教诲如明灯般照亮自己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