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国庆遇到非遗和AI

日期:2025-09-30 15:48:21 来源:​义乌市义亭镇义亭小学 作者:​龚琴娟 喻晶晶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当国庆遇到非遗和AI,会碰撞出什么火花?9月29日,义亭小学的老师们以“科技赋能非遗”为思路,用AI技术打造了一组剪纸作品,以“义乌”地标为载体,为祖国庆生,既展现了城市风貌,更探索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

这组剪纸作品不仅是国庆的特殊献礼,更藏着“AI +人工”的创作巧思。作品共四幅,聚焦义乌四大标志性建筑——义乌国际商贸城、大安寺塔、古月桥、文化广场,展现出义乌迎国庆的城乡风貌。

作品的诞生经历了“AI 辅助+人工打磨”的完整过程:给AI提供代表性照片,请AI提取建筑主要特征并转化成剪纸作品,反复调整与人工校正,最后确定底稿并剪刻成品等。

该作品是义亭小学长期将非遗传承融入办学特色,深耕“和乐教育”的必然成果。学校始终把非遗传承与普及作为“和乐教育”的重要抓手,搭建起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非遗学习与实践平台:成立了“义小非遗馆”,常态化开设婺剧、编织、活字印刷、非遗美食等20多门非遗课程供学生选学;每年举办非遗节,邀请师生、家长代表共同参与,并联动兄弟学校开展交流,分享非遗教学案例、学生作品,让非遗传承从“校内”走向“校际”,扩大影响力。

如何在传承中创新,让古老的非遗与现代的生活紧密结合,是该校一直在探索的课题。此次用AI助力剪纸创新,正是学校针对这一问题交出的一份生动答卷——创新并未改变剪纸“剪刻、镂空”的核心技艺,而是用AI优化了前期的设计流程,为传统非遗注入了科技活力。

此次将AI与剪纸进行融合的尝试只是一个开始,后续学校还将在更多非遗课程中探索科技与传统的结合,让学生既能扎实掌握传统技艺,又能直观感受现代科技的力量。